《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空间和意义建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隆华[1] 李亚红[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出  处:《电影文学》2014年第3期67-68,共2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20世纪80年代"空间批评"理论是在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研究等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学批评方法。杨·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派》)经过李安改编搬上银幕后,开始受热捧。本文试图从"空间理论"的角度,通过叙述者对故事空间的转换和建构、地理空间挪移、自我心理空间回溯以及空间的重叠,对电影进行全新的解读,来揭示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人性"和"兽性"的斗争。

关 键 词:空间批评 地理空间 心理空间 人性 兽性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