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婧[1] 王素华[1] 王春虾 郑姗姗[1] 张营[1] 程静 李浩然[1] 姜华[1]
机构地区:[1]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60 [2]包头市九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26-28,共3页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摘 要:目的:对两种大鼠肺灌洗方法进行比较,为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气管进液全肺灌洗对照组和接触组及口腔进液全肺灌洗对照组和接触组,接触组大鼠在稀土氧化钕(Nd203)颗粒物(剂量为50 mg/kg)染尘后,按不同时间点(3 d、7 d、28 d)处死各组大鼠,对大鼠分别采用气管进液法和口腔进液法来获取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通过计算两种方法抽取的肺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是否出现红细胞及肺灌洗液平均回收率,比较两种实验方法的优劣性。结果:口腔进液法各组大鼠BALF平均回收率高于气管进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进液法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较高,其中接触组染毒后第3 d、28 d和对照组染毒后第3 d、7 d时增幅较大,与气管进液法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气管进液法进行肺灌洗的大鼠均有红细胞出现,而口腔进液法无红细胞出现。结论:从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及红细胞的出现、肺灌洗液的平均回收率来看,口腔进液法对大鼠的肺灌洗效果优于气管进液法,且对大鼠肺部造成的损伤较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