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欣悦[1]
机构地区:[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210038
出 处:《校园心理》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基 金: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3-52)
摘 要:在班主任的职业生涯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让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学生,他们旷课、逃学、夜不归宿、作弊、打架、奇装异服、考试不及格、无视师长……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然而,他们真的生来就是十恶不赦的“坏孩子”吗?心理学的视角让我们知道,每一个来访者的症状都是他们保护自己赖以生存至今的方式,也许作为班主任,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视角去理解这些让我们头痛的孩子们。
关 键 词:学生心理 职业生涯 违法犯罪 班主任 心理学 来访者 孩子
分 类 号:B844.2[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