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百林[1] 苑伟[1] 秦欢[1] 刘增军[1] 刘秋玲[1] 程海坤 王新华[2] 陈汝福[3] 曹杰[4] 刘安重[5] 谭志建[6] 彭林[7] 万鹏[8] 方坚[9]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405 [2]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广州510182 [3]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4]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180 [5]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6]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7]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东广州510030 [8]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外科,重庆400711 [9]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360
出 处:《新中医》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课题(编号:2008BAI53B034)
摘 要: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不同剂量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筛选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剂量。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数据分析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34例和双柏散治疗组216例,后者根据不同的外敷剂量又分为50 g组28例、100 g组163例和200 g组25例,观察各组症状总分变化,右上腹痛、腹部压痛缓解时间的变化,以及疗效与不同外敷剂量的关系。结果:治疗组右上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时间增加,各不同剂量组症状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第5天各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观察时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间右上腹痛缓解、腹部压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200 g组右上腹痛、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明确,200 g为合适的外敷剂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