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波[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 处:《研究生法学》2000年第2期43-46,共4页Graduate Law Review
摘 要:仲裁(Arbitration),也称公断,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而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断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争议的方法,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它真正成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法律制度是从中世纪开始的,世界许多国家也都从十九世纪初起,或通过专门立法,或通过在民事诉讼法典中专章规定仲裁制度的方法,先后制定了仲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于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务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仲裁法》的颁布施行,结束了我国没有统一仲裁法的时代,在新中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建设道路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