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家庭医生联系人和门诊统筹制度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敬柱[1] 黄思桂[2] 

机构地区:[1]青岛市市立医院,266011 [2]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出  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年第2期147-14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摘  要:为积极探索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就诊分流的作用,青岛市参照国内外的一些先进做法和经验,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在市内四区探索实行社区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和参保职工普通门诊统筹制度试点,积极引导基本医疗服务下沉到社区,形成合理就医格局.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通过社区居民自主选择定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确定家庭医生,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由家庭医生视病情进行分级诊治和双向转诊.而门诊统筹制度是在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的基础上,为自愿参加试点的居民建立门诊统筹账户,给其报销一定比例的门诊医药费.两项制度经过2~3年的运行,在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参保人员看病负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也逐渐影响了居民的就医行为.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我们对青岛市实行家庭医生联系人制度和门诊统筹制度试点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两项制度的实施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

关 键 词:家庭医生 社区居民 门诊统筹 就医行为 青岛市 制度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 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分 类 号:R197.1[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