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州51063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6-9,共4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3BKS005);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整体性结构及其实现方式"(批准号12YJA71004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从费尔巴哈走向唯物主义思想转折发生的标志文本。两书在概念术语、原则立场等各方面差异明显、意义重大:对异化概念的使用从贯穿全文到被边缘化,从异化思想的先验性、表面性、不彻底性到挖掘根源性问题,它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关节点;从赞扬费尔巴哈、借用人本主义论证方法到"征讨"费尔巴哈一般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消极直观性,把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学"提升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从哲学共产主义思想到经济共产主义思想,并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展开了对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论证和设想,跨越式地发展了共产主义思想。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