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罪困境的根源在哪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东风[1]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出  处:《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2期60-62,共3页China Book Review

摘  要:很多“文革”题材小说的结局常常是:受害者没有找到具体的责任人(如果有也只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人,那就是“四人帮”),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其加以起诉、施以惩罚。相反,受害者或作者都倾向于原谅甚或帮助伤害过自己的加害者,因为“害人者其实也被人害”,因为整个悲剧不取决于任何个人,或者加害者只是无知而非坏人。比如,王蒙的《蝴蝶》和张贤亮的《绿化树》中都没有可以具体归罪的人。

关 键 词:《蝴蝶》 “四人帮” 《绿化树》 “文革” 责任人 受害者 加害者 害人者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