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言论自由权:基于美国的判例解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红艳[1] 郭竞[1] 孙永敏[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2JZD002)的成果之一

摘  要:言论自由权是一种最广泛、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学生权利。回顾美国最高法院在"廷克判例"之后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关于中小学生言论自由的案例──Bethel案、Hazelwood案和Morse案,认为美国学生言论自由权被慢慢侵蚀。分析了围绕学生言论自由权的观念博弈,如不能将学校的控制权交付给学生,不要将公民权利关在校门之外等。提出我国在保障和限制学生言论自由权方面可遵守的三个原则:"法无禁止不为过"原则,区分言论的公共性与非公共性原则,"无压迫"、"无歧视性"原则。

关 键 词:学校法制 学生言论自由权 美国司法判例 “廷克判例” ”Tinker原则” “后Tinker时代” 

分 类 号:G639.71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