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2期11-14,共4页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2JZD002)的成果之一
摘 要:言论自由权是一种最广泛、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学生权利。回顾美国最高法院在"廷克判例"之后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关于中小学生言论自由的案例──Bethel案、Hazelwood案和Morse案,认为美国学生言论自由权被慢慢侵蚀。分析了围绕学生言论自由权的观念博弈,如不能将学校的控制权交付给学生,不要将公民权利关在校门之外等。提出我国在保障和限制学生言论自由权方面可遵守的三个原则:"法无禁止不为过"原则,区分言论的公共性与非公共性原则,"无压迫"、"无歧视性"原则。
关 键 词:学校法制 学生言论自由权 美国司法判例 “廷克判例” ”Tinker原则” “后Tinker时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