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志宏[1]
出 处:《电影文学》2014年第4期75-76,共2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YJC740012)
摘 要:《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语言纯净但真挚感人的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少年———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身上的故事。它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长居一年有余,也一度成为全美第三大畅销小说,2007年由梦工厂改拍成同名电影。电影可以解读的角度颇多,心灵救赎、替罪羊、风筝的象征意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感,等等。本文将从身份认同感的角度出发,探析《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过程中对其身份认同感的追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