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语中的“时代颂歌”——论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海洲[1] 

机构地区:[1]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40年代左翼文学创作研究"(编号:12BZW087);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2012年度重点项目"郭沫若文学创作的政治文化阐释"(编号:GY12A0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郭沫若"(编号:2013-GH-575);商丘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郭沫若"(编号2013GGJS01)

摘  要:建国后,由于时代氛围和自身角色的转变,郭沫若创作了大量歌颂新中国的诗歌,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国家话语的主旋律。随着国家政策的"左倾"和文艺界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观念发生变化,时代颂歌从真挚的政治抒情诗转变为政治打油诗。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诗歌创作的大滑坡,有着复杂的时代和自我因素。其新中国成立后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作家的政治心态,也折射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学的困境。

关 键 词:郭沫若 国家话语 时代颂歌 反思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