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启江[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伦理与法理互通的传统路径和现代建构--以中国传统社会‘德法之辩’命题为研究对象"(13YJC720048)
摘 要:个人主义,作为个体反抗、挣脱封建专制与神权,彰显个体自由,争取个人权利的重要思想武器,曾经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推崇和赞誉。但是,通过分析它与利己主义的理论渊源、概念、含义与特征,以及两者的异同点,其利己主义的实质昭然若揭,因为它始终将个体与国家、集体与社会对立起来,将个体置于整体之上,抽离了个体的社会本质属性,忽视了个体的社会性存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4.13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