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鹏[1]
机构地区:[1]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出 处:《当代电视》2014年第3期70-71,共2页Contemporary TV
摘 要: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被称作“TalkShow”(脱口秀),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通常是在固定的场所,以某一社会普遍关注问题为中心话题,主持人、嘉宾及场内观众对此展开深刻讨论。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可以说是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大背景下的产物,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使得大众对于信息传播的诉求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视角的信息陈述,而更倾向于获得对某一话题更多形式、更多视角的深度分析,同时,由于对情感沟通及交流的诉求日趋强烈,使得电视谈话类节目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实现了人们的情感互动,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诉求,在大众传媒中建造了一个可以进行充分人际交流的新通道。在我国,谈话类节目因其节目形式贴近生活、尊重观众的参与意识、满足受众互动交流的诉求而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节目拓展的广度、对话触及的深度略显不足,在同其他类型节目的竞争中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1.形式雷同,缺乏个性。随着广电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频道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一方面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过多的频道资源也导致了节目资源过剩,致使节目同质化问题严重,抄袭模仿成风。如若某一节目取得不错的收视率,各大小电视台便会纷纷效仿,一窝蜂式的翻版,导致节目形式和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新意,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8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