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秀成[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献》2014年第2期175-186,共12页The Documentation
摘 要:清代经史校勘,名家辈出,何(焯)、惠(栋)、卢(文昭)、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丁(杰)、黄(丕烈)、顾(广圻)、孙(星衍)、阮(元)、俞(樾)诸氏,皆一代名家,成就斐然。然而有趣的是,他们之间对同一对象的考校却可能有着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之间的一些论辩,至今仍迷雾重重,莫衷一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公案就是段玉裁、顾千里二人对《礼记》“二名不偏讳”文字是非的论争。围绕着“不偏讳”与“不犏讳”,后来又有王念孙、俞樾等大师加入了讨论。当代学人述及此事,大多服膺段、王之说,甚至誉为“定论”①,又或者依违于二说之间②。近年笔者因教学需要,对段、顾之双方辩难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察,确认段玉裁“二名不犏讳说”论证理据不足,观点难以成立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