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新厚[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 处:《生命世界》2014年第3期26-27,共2页Life World
摘 要:“旷野冰原暴风雪,苇塘魔沼‘大酱缸”’——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北大荒”依然有着这样的印象,这儿所说的“大酱缸”就是指三江平原上广泛分布的漂筏苔草沼泽。在这类沼泽中,漂筏苔革根茎交织成网,地上部分也在秋季枯萎后逐年聚积于水中,形成草根层或者泥炭层。由于积水较深,草根层或者泥炭层会浮超,形成“浮毡”。当走进这类沼泽时,脚下缓缓下降,而周围慢慢升起,有一种颤巍巍的感觉。在“浮毡”较薄的地方,甚至有掉下去的危险,行走非常困难,因此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大酱缸”。漂筏苔草属于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根茎型草本植物,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中的建群种、优势种和主要的伴生种。漂筏苔草群落是该地区非常典型的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对于湿地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漂筏苔草是如何适应恶劣的积水环境,最终缔造“大酱缸”的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