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万毅[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 处:《政法论坛》2014年第2期16-27,共12页Tribun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隐形刑事诉讼法2(NCET-10-0602)
摘 要:2013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标志着中国刑事诉讼法从此步入"人权保障法"的序列。但是,作为抽象意义上立法与司法目标的"人权保障",要转化为实践层面的现实权利,尚需具体的立法制度与司法技术予以支撑。而在立法制度与司法技术层面确保诉讼参与人各项法定权利实现的前提则是在法理上正确区分、厘清刑事诉讼中各项权利的具体内涵与内容。因此,对刑事诉讼权利类型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