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以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族社区糯稻品种的特化为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康隆[1] 

机构地区:[1]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55-61,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基  金: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项目号:12AMZ00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研究"(项目号:11RZD071)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贵州黎平黄岗村现在还保存着珍稀糯稻品种24个。近50年来,虽然在侗区强制推行"糯改籼","籼改杂"的科技、经济、政治运动,曾使乡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黄岗侗族乡民仍然保留了众多的糯稻品种。这些品种是侗族乡民长期以来对所处水温、日照、肥力、地块等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而这种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已经达成了文化与环境的耦合关系。这样的耦合关系一旦确立,即其驯化糯稻品种的高度特化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其持续的能力就已获得,而不会因为某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就中断其生命,这就是文化生命与文化策略。

关 键 词:侗族社区 特化 糯稻品种 生态适应 

分 类 号:C9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