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2]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2011年度面上项目"学前教育课程如何改善儿童的生存状态--基于幼儿经验的视角"(项目编号:12512149)研究成果
摘 要:传统的课程观将学生视为在某种学科逻辑体系下具有普遍性、抽象性、求同性的认知主体,课程的研究者和实施者也常常以概念的、静态的、思辨的模式去理解和评价学生,致使课程脱离了学生背后多样而又丰富的成长经历。要真正地促使学生洞察自我,改善其存在状态,课程应关注具体而非抽象的学生,应解放而非抵制学生对自我的感知,应致力于在交往互动关系中对学生作出解释。
分 类 号:G423[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