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敏毅
出 处:《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23期59-60,共2页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排龈方法在龈下楔状缺损充填修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3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楔状缺损患者76例、患牙共120颗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排龈线组40颗采用排龈线排龈后充填修复,排龈膏组40颗采用排龈膏排龈后充填修复,对照组40颗采用直接充填修复法修复,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排龈治疗中,排龈线治疗的疼痛发生率为20.00%,牙龈出血者5例,排龈膏治疗者的疼痛发生率仅为5%,未发生牙龈出血者。排龈线组、排龈膏组及对照组的充填体脱落分别为7.5%、5%和15%,三者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的继发龋发生率则为排龈线组1例(2.5%),排龈膏组1例(2.5%),对照组2例(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边缘密合性方面比较,排龈线组、排龈膏组和对照组三组边缘密合性好的例数分别为35例、36例和27例,前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前两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应用排龈技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在充填修复楔状缺损前给予排龈可以有效的保护牙周组织、提高充填质量,且排龈膏排龈较排龈线排龈操作时间短,更为简便舒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