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转运蛋白4及解偶联蛋白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晓艳[1] 李昌平[1] 

机构地区:[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泸州646000

出  处:《广东医学》2014年第3期455-457,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和脂肪蓄积为主要病理特征,但除外大量饮酒及其他明确因素(如肝炎病毒)所致肝脏损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是一类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DAY等[2]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isistance,IR)、肝脏脂肪代谢障碍使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形成首次打击,是NAFLD的始动环节;二次打击包括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线粒体功能失调、活性氧簇(ROS)生成增加等;首次打击使肝脏遭受二次打击时更敏感,尤其是在肝细胞缺血、能量需求急剧增加、应激等情况时,主要表现为更易损伤或损伤加剧.解偶连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与氧化应激、IR密切相关,本文就其在NAFLD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关 键 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葡萄糖转运蛋白4 解偶联蛋白2 “二次打击”学说 脂肪代谢障碍 线粒体功能失调 protein NAFLD 

分 类 号:R575.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