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秀菊[1]
机构地区:[1]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
出 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45-50,共6页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太原科技大学校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13037);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1041050-01)
摘 要:"理解"与"解释"一直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术语出现的,理解与解释也成为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对立的因素之一,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论之争也多源于对理解与解释的辩驳。有着科学与诠释学双重理论基础的科学诠释学的提出与建立,基于理解的三个模式与解释的三个阶段及应用的诠释学分析,表明了整个科学无一不是处于诠释学的反思范围之中,科学诠释学关于理解、解释与应用三者的辩证统一,更大程度地弥合了传统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截然二分的裂隙。First appearing as a special methodology of "Geisteswissenschaften", hermeneutics is originated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xts. The hermeneutics of science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cism of modem natural science. The purpo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to apply theory into practice with understanding and in- terpretation. It strengthens people' s whole understanding and macro mastery of science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he whole theory of hermeneutics of science.
分 类 号: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