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 ,200092
出 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第3期177-18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基 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1086);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项目(SHDC12013109)
摘 要:听神经瘤是侧颅底外科和耳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6%~8%和桥小脑角肿瘤80% ~90%[1],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的胶质-雪旺鞘膜结合部,又称为前庭神经鞘膜瘤,主要位于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其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鸣、眩晕、面部疼痛或感觉减退等.对该病的认识已逾200年,长期以来单纯手术切除几乎一直是该病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诊断率的提高(目前已达每年百万人19~23人)[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样本研究,发现听神经瘤具有生长、静止和退缩三种生长模式,从而创建现代个体化治疗策略,即对小型肿瘤随访观察,对大部分中大型肿瘤手术切除,对部分中型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时,随着显微技术的应用,微创手术作为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策略,其目的亦从降低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逐渐向低死亡率、低并发症率、神经功能保留、提高生活质量等方向发展[3-7].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