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哲学的解构与重建:反思权利话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娟[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  处:《财经政法资讯》2014年第1期11-12,共2页In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

摘  要:世界文明进程与主体哲学密不可分,现代性高举人性、人权的旗帜,把人们从奴隶哲学中解救出来,其历史进步毋庸置疑。无论是法德的主体哲学,还是英美的宪政实践,通过法国的人权宣言的纲领性宣称,并被美国的刑事诉讼法的宪政实践运用发挥,主体哲学及其实践运用被中国法学知识精英奉为圭臬。1932年的犯罪个数的布洛伯格规则;1963年确定重罪被告人有律师援助权的吉迪恩号角;1964年关于获得陪审团审理的马歇尔权利;1966年确定被告人沉默权的米兰达规则;1967年确定搜查中的隐私权标准的凯茨规则;1968年关于构成限制人身自由标准的特里拦截;

关 键 词:主体哲学 权利话语 反思 解构 限制人身自由 宪政实践 人权宣言 实践运用 

分 类 号:D669.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