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娟[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 处:《财经政法资讯》2014年第1期11-12,共2页In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Law
摘 要:世界文明进程与主体哲学密不可分,现代性高举人性、人权的旗帜,把人们从奴隶哲学中解救出来,其历史进步毋庸置疑。无论是法德的主体哲学,还是英美的宪政实践,通过法国的人权宣言的纲领性宣称,并被美国的刑事诉讼法的宪政实践运用发挥,主体哲学及其实践运用被中国法学知识精英奉为圭臬。1932年的犯罪个数的布洛伯格规则;1963年确定重罪被告人有律师援助权的吉迪恩号角;1964年关于获得陪审团审理的马歇尔权利;1966年确定被告人沉默权的米兰达规则;1967年确定搜查中的隐私权标准的凯茨规则;1968年关于构成限制人身自由标准的特里拦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