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振翼[1]
出 处:《电影文学》2014年第8期25-26,共2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本文结合拉康的"父亲之名"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宗教理论,对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解读,在相对微观的家庭层面和更宏大的宗教、政治层面上,阐释和分析了该电影中"父亲"形象和"父亲"功能。由此,本文得出结论,影片反映出了当代伊朗原有的父权社会秩序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并且这种秩序危机是发生在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等诸多方面的,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亟待尽快被建构起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