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块南缘(霍邱-固始地区)晚石炭世地层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双应[1] 稽在飞 王松[1] 程成[1] 郭立翔 杨栋栋[1] 牛浩[1] 

机构地区:[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出  处:《科学通报》2014年第9期803-808,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94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2;41172097)资助

摘  要:华北地块南部皖豫交界地区发育一套原认为属于新元古代的地层,在其下段新发现了布尔顿蜓(未定种)(Boultonia?sp.)、床板珊瑚(Tabulata)、光面石燕贝类群等化石和丰富的生物碎屑,如海百合茎骨片、海绵个体碎屑等,以及晚奥陶世似针牙形石(Belodina sp.).含宏体化石组合的地层为晚石炭世,它们属于碎屑流沉积,形成于碳酸盐斜坡沉积环境.牙形石化石可能为碎屑沉积.这一发现重新厘定了该区的地层时代及构造属性,它们属于北淮阳构造带,限定了寿县断裂为大别造山带和华北地块的边界.

关 键 词:宏体化石 晚石炭世地层 构造属性 霍邱-固始地区 华北地块南缘 

分 类 号:P548[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