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体化石

作品数:26被引量:1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烽尹崇玉高林志陈孟莪王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古地理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质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计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揭示宏体化石骨骼以及埋藏环境元素特征——以中三叠世盘县混鱼龙为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4年第7期1974-1981,共8页王一诺 付宛璐 周敏 鲁昊 孙作玉 姚明涛 江大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20104001,41572008);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3102);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2021-k-13);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2021-g-2-16)资助。
应用可对脊椎动物骨骼化石及其围岩元素特征进行原位无损检测的微区X射线荧光技术(Micro-XRF)对距今约2.44亿年的中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盘县混鱼龙(Mixosaurus panxianensis)正模及副模化石标本进行扫描,将获取的整体元素分布模式可视化...
关键词:微区X射线荧光 盘县混鱼龙 化石 围岩 元素分布 
扬子西南缘古元古界亮山组圆盘状化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9
《地质论评》2022年第1期281-286,共6页刘军平 赵江泰 孙载波 莫雄 孙志明 曾文涛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基金项目“云南省1∶5万撒马基幅、因民幅、贵城幅、舒姑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201905)”;云南省古生物化石开发保护调查(编号:530000210000000021416);云南古生物化石产地示范调查的成果。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首次在滇中易门地区古元古界易门群亮山组发现圆盘状宏体化石,进一步丰富了滇中古元古代早期宏体化石群种类,为扬子西南缘前寒武纪地层大区域对比提供古生物依据。本次的初步报道为从不同角度探索距今2.8~0....
关键词:圆盘状宏体化石 古生物 古元古代 亮山组 易门地区 
华南埃迪卡拉(震旦)系顶部地层划分及与寒武系界线FAD分子的选择被引量:9
《地质学报》2018年第3期449-465,共17页顾鹏 钟玲 张国栋 宋思存 唐烽 凌茂前 高林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7202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YYWF201602)资助的成果.
"雪球事件"以来,早期生命呈现多层次、大规模的加速演化,到寒武纪前夕,生命大爆发达到高潮;在生命剧烈演替的同时,地球环境标志也发生着响应,碳同位素剧烈漂移,并且与各个生命演化节点相对应。但是在划分最重要的地质界线,埃迪卡拉(震旦...
关键词:埃迪卡拉(震旦)系—寒武系 标志化石 遗迹化石 宏体化石 Shaanxilithes Cloudina 
滇中易门地区发现化石新物种被引量:18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刘军平 李静 孙柏东 胡绍斌 曾文涛 刘发刚 孙志明 丛峰 徐云飞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01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2000150012-02)联合资助
通过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在滇中易门地区前人划分的中元古界东川群鹅头厂组灰黑色炭泥质板岩中首次发现了大量保存较好的宏体多细胞生物化石。通过镜下分析、电子探针及电镜扫描的研究,确证其是迄今为止生物结构最为完整的个体较大...
关键词:滇中易门地区 宏体化石 生命演化 
华南伊迪卡拉纪类水母化石新发现(英文)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16年第1期1-9,共9页唐烽 钟玲 金幸生 郭东辉 尹崇玉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 China(No.41172002,41162003,41572024);the China Geology Survey(No.1212011120140-1)
华南黔东北地区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中产出丰富多样的海相底栖宏体化石组合,其中包含2个新属种Kullingia rotadiscopsis sp.nov.和Eoaequorea xingi gen.&sp.nov.。新类别具有保存清晰的碳质同心环纹和辐射状纹饰,形态上相似于...
关键词:伊迪卡拉纪 圆盘状宏体化石 华南 似水母生物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哲斯组宏体化石新发现和沉积相分析被引量:23
《岩石学报》2014年第7期1889-1898,共10页方俊钦 赵盼 徐备 邵军 汪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145、4112106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899)联合资助
详细的沉积相分析表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南部哲斯组下部为一套滨浅海相地层,上部逐渐向陆相地层转变,代表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在西乌珠穆沁旗西南毛登地区前人发现放射虫的哲斯组相同地点和层位发现了宏体的腹足类螺化石及双壳类化石...
关键词:腹足类螺化石 沉积相分析 哲斯组 西乌珠穆沁旗 古亚洲洋 
中国发现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
《地层学杂志》2014年第2期219-219,共1页
埃迪卡拉生物群(580~541Ma)是"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埃迪卡拉纪最为独特的宏体化石生物群,它在早期宏体生物的演化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该生物群自194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发现以来,已在全世界大约30个地区发现,但长期以来,在中国...
关键词:生物群 迪卡 中国 寒武纪大爆发 宏体化石 澳大利亚 生物研究所 碳酸盐地层 
中国发现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
《生物进化》2014年第2期8-8,共1页
埃迪卡拉生物群(5.8亿-5-41亿年前)是”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埃迪卡拉纪最为独特的宏体化石生物群,它在早期宏体生物的演化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该生物群自194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发现以来,已在全世界大约30个地区发现,但长期...
关键词:生物群 迪卡 中国 寒武纪大爆发 宏体化石 演化过程 澳大利亚 
华北地块南缘(霍邱-固始地区)晚石炭世地层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4
《科学通报》2014年第9期803-808,共6页李双应 稽在飞 王松 程成 郭立翔 杨栋栋 牛浩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94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082;41172097)资助
华北地块南部皖豫交界地区发育一套原认为属于新元古代的地层,在其下段新发现了布尔顿蜓(未定种)(Boultonia?sp.)、床板珊瑚(Tabulata)、光面石燕贝类群等化石和丰富的生物碎屑,如海百合茎骨片、海绵个体碎屑等,以及晚奥陶世似针牙形石(...
关键词:宏体化石 晚石炭世地层 构造属性 霍邱-固始地区 华北地块南缘 
湖南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管状宏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地球学报》2012年第5期740-744,共5页刘建清 谢渊 赵瞻 林家善 杨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专项(编号:资[2010]增18-01-01)资助
首次在湘西新化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块状硅质岩中发现个体大小达厘米级的管状宏体化石,内部结构清晰,从其个体大小、结构特征分析,并与相同层位的陕西宁强高家山生物群、峡东地区灯影组管状化石对比,认为是目前这一地区发现的最可靠的后...
关键词:管状化石 震旦系 留茶坡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