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亚洲洋

作品数:264被引量:3148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建峰张进徐备刘勇胜胡兆初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亚洲洋在北山地区的闭合位置:来自大地电磁三维各向异性结构的约束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3期1028-1053,共26页孙泽林 肖骑彬 董泽义 张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344215,4197409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IGCEA1907,IGCEA2411)联合资助。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包含多个近东西向展布的古生代增生单元、洋壳俯冲残余以及大型韧性剪切带,是研究古亚洲洋闭合以及中亚造山带形成过程的关键部位.其中,南天山—索伦克缝合带在北山地区的位置厘定直接影响到对古亚洲...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法 三维各向异性反演 古缝合带 北山 中亚造山带 古亚洲洋 
北山造山带马鬃山泥盆纪花岗岩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制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余吉远 王国强 计波 卜涛 李婷 过磊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40029,DD20243411,DD202422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045,41703038);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C-YB-233)。
北山造山带是一个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其构造演化和构造单元的划分一直是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前人对该地区泥盆纪大地构造背景存在不同的观点,这些分歧主要源于对地质证据的不同解读和理论模型的差异。通过对该地区马鬃山泥盆纪花...
关键词:构造-岩浆演化 地球化学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成因 泥盆纪 北山造山带 
北方东部复合造山成矿:Ⅰ.古亚洲洋两期构造演化与成矿
《矿床地质》2025年第1期35-66,共32页秦克章 王乐 朱永峰 田伟 徐备 张晓晖 赵超 庞绪勇 回凯旋 李光明 李文博 申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北方东部复合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编号:2017YFC0601306、2017YFC0601302);深地重大专项(编号:2024ZD1002307)联合资助。
自~1350 Ma打开到~250 Ma最终闭合,古亚洲洋经历了11亿年的演化后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研究古亚洲洋的构造演化与成矿可有效揭示中亚造山带的演化与成矿规律,进而指导勘查。中亚造山带发育众多岩浆弧,新元古代...
关键词:矿床类型 成矿特色 中亚造山带东段 古亚洲洋构造演化 
大兴安岭北段呼玛地区晚石炭世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制约
《现代地质》2025年第1期62-82,共21页张国宾 孔金贵 王翠彭 史宏江 鞠楠 何云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342);辽宁省科技厅面上基金项目(201601370);辽宁省教育厅面上基金项目(LJ2019JL027);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4QD-15);山西省来晋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项目(2024PT-03)。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及其间缝合带拼接形成,各地块间的拼合时间、位置及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呼玛地区晚石炭世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开展LA-I...
关键词:大兴安岭北段 晚石炭世 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镁同位素示踪古亚洲洋再循环碳酸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5年第1期163-177,共15页王升鹏 任钟元 Tserendash Narantsetseg 张庆霖 袁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2062)资助。
低δ^(26)Mg值的玄武岩熔岩通常来自被俯冲碳酸盐岩改造的地幔源区,因此, Mg同位素成为追踪俯冲板块的潜在工具。为了探讨古俯冲碳酸盐的命运及其对大兴安岭-太行重力带(DTGL)西部新生代玄武岩成分的控制作用,本文报道了蒙古国东部Darig...
关键词:玄武岩 MG同位素 古亚洲洋 碳酸盐 
阿拉善地区二叠纪-三叠纪构造变形环境与属性:问题与争论
《地质通报》2025年第1期1-32,共32页张进 王振义 赵衡 张北航 曲军峰 杨亚琦 张义平 赵硕 刘建峰 曹鹏 杨旭 郑荣国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亚造山带中段晚古生代韧性剪切系统构造特征与剪切带型金矿的形成与保存》(编号:JKYZD2023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天山-兴安中东段关键地区成矿系统与找矿预测》(编号:DD20240075);《北方山系西拉木伦与贺根山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04);《狼山儿驼庙幅、巴彦哈拉幅1∶5万构造填图典型示范试点》(编号:12120115069601);《北山-阿拉善关键构造带专题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阿拉善北部蛇绿混杂岩形成机制、变形过程与构造环境》(批准号:4197224);《中亚造山带中段(北山)俯冲-增生结构与造山带变形:三维大地电磁探测与韧性剪切变形的联合约束》(批准号:U2344215);《阿拉善地块主要断裂系统性质、阶段和构造背景研究》(批准号:41572190)。
【研究目的】二叠纪—三叠纪是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关键阶段,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性质、机制和时代的变形,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俯冲-碰撞-陆内3个重要演化阶段的产物。近年来的工作在中亚造山带中段的阿拉善地区识别出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变形...
关键词:造山带 阿拉善 古亚洲洋 二叠纪—三叠纪 变形属性 
阿拉善-华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古亚洲洋俯冲-闭合过程的制约
《岩石学报》2025年第1期66-90,共25页曾浩 宋东方 肖文交 李普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22210、42402212、42488201);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1062);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41701)联合资助.
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的阿拉善-华北北缘地区保存了丰富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记录,为理解古亚洲洋从俯冲至闭合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信息。本文对位于内蒙古西部的甘其毛都地区的4个侵入体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
关键词:阿拉善 华北北缘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古亚洲洋 俯冲-闭合 
北山地区发现与古亚洲洋打开相关的新元古代岩浆岩
《地质通报》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王二腾 翟新伟 陈万峰 武磊 宋高瑞 王金荣 
科技部核设施退役治理专项资助科研项目《北山地下实验室场址深部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第一阶段)》(编号:科工二司【2020】194号);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研究考察《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编号:2019QZKK09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北山新场花岗岩类成因及构造机制》(编号:lzujbky-2023-it17)。
【研究目的】中亚造山带南缘北山地区分布的前寒武系岩石对研究古亚洲洋的形成演化及成矿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北山地区与古亚洲洋打开相关的岩浆证据发现极少,北山红山铁矿的形成时代也缺少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约束。【研究方法】基于此,...
关键词:北山地区 古亚洲洋打开 新元古代 岩浆岩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意义序
《地质学报》2024年第12期I0001-I0002,共2页何碧竹 何登发 刘池洋 侯明才 漆家福 郑孟林 
构造作用、构造变形是控制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因素,或者说沉积盆地形成演化本身就是构造作用的表现型式。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又是沉积岩层相关各种矿产资源形成的主控地质条件。受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西太平洋构造域大地构...
关键词:基础地质研究 沉积盆地 构造作用 沉积岩层 特提斯洋 发育演化 古亚洲洋 构造变形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岸早寒武世花岗闪长岩的发现及其对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地质通报》2024年第12期2204-2218,共15页刘建峰 赵硕 张进 张文龙 吕前露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古生代-中生代中亚造山带中段洋-陆转换过程专题地质调查》(编号:DD20230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批准号:42272265)。
针对中亚造山带东南部“双井古陆”构造属性存在的争议,对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一带前人划分为古元古代的东沟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开展了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为526±2 Ma,属于早寒武世;结合“双井古...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古亚洲洋 内蒙古东南部 早寒武世 花岗闪长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