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欢[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 处:《南方文物》2014年第1期78-81,64,共5页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摘 要: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对猪驯化的开始和饲养的发展,逐渐出现有关猪形象的装饰或器物。不少新石器遗址中都发现有泥塑或陶塑的猪,如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距今7300-7100年的地层中便出土有泥塑猪④,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6500年的地层中出土有陶猪②,北京上宅遗址距今7000-5000年的地层中发现有陶猪头③等。此外,在山东章丘市西河遗址④、湖北随州金鸡岭⑤、肖家屋脊⑤、邓家湾⑦、山东王因⑧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发现有泥塑猪或陶猪。到了汉代,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迅速,在史前已成为重要肉食来源的猪,在此时的家畜饲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同时,由于古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陶猪成为墓葬随葬模型明器中的重要种类,在汉代墓葬中极为常见。尤其从东汉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于各类墓葬之中。
关 键 词:汉代墓葬 出土 陕西地区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石器遗址 猪 家畜饲养 河姆渡遗址
分 类 号:K876.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