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雪梅[1]
出 处:《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69-72,共4页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问题研究">(13XJA751007)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向天渊
摘 要: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时至今日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它出现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跃进运动的影响,领导人的提倡以及文艺界和各个下级部门的积极组织。这些无一不使得新民歌创作呈现"去个性化"的面貌。在绝大部分类似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现实真相,感受不到人间冷暖。这样的诗歌只是政治意志下的大合唱,其缺乏的恰恰是诗歌的灵魂——真情实感和个体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诗歌使得其公众性得以凸显而公共性却相对缺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