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给予自我的意义:内、外两个世界更加澄明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廖建国[1] 范中丽[1] 

机构地区:[1]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四川乐山614004

出  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6,共6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互联网对个体的自我建构影响研究>(12YJC860026)

摘  要:微博扩大了个体的符号应用范围,放大了人的符号本质,给予了自我两个方面的发展意义:一是符号内容增多,使得自我反思有了更多的内容基础,内在世界更加清晰。二是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外在世界更全面地向个体敞开,个体主观真实更逼近客观真实,外在世界更加澄明。同时,微博构建的"关注-被关注"社会关系结构让个体的主体性更强,个体对自我的符号世界和关系网络有了更大的主导权,人的自由度显著提高。

关 键 词:微博 自我呈现 身份认同 

分 类 号:G20[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