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玲[1,2]
机构地区:[1]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2]成都大学附属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出 处:《吉林医学》2014年第10期2180-2182,共3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27例Ⅱ型黏膜下肌瘤宫腔镜下分次电切术手术指证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7例Ⅱ型黏膜下肌瘤分次电切的患者,肌瘤大小4~5.1 cm、肌瘤边沿距离浆膜面的距离>0.5 cm、瘤体在肌层内的体积>60%等指标,并在超声下行宫腔镜电切术.如手术时间达到90 min、灌流液差值达到1 200 ml或者术中出现并发症即停止手术[1].统计2次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灌流液差值、术后病率.结果:27例第一次手术时间达到90 min停止手术者18例,灌流液差值在780 ~960ml之间,未出现低钠血症,9例手术开始65 ~87 min之间,灌流液差值达到1200 ml时停止手术,其中1例于手术68 min时出现低钠血症.27例一期切除肌瘤体积均>50%,9例术后24 h内低热,无子宫穿孔,术后使用米非司酮一个月后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前均经阴道B超证实肌瘤大小位于2.5~3.5 cm之间,肌瘤边沿距浆膜面的距离20例>1 cm,7例在0.5~1 cm之间,肌瘤在肌层内的体积20例<50%,7例>50%.二期手术时间15~65 min之间,灌流液差值均低于500ml,术中无并发症.结论:较大的Ⅱ型黏膜下肌瘤宫腔镜下分次电切术是安全可靠的,术前应根据肌瘤的情况评估手术难度及可行性,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尿量、灌流液差值、适时终止手术,择期二期电切可降低手术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