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玿吉
机构地区:[1]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出 处:《北方文学(下)》2014年第2期165-166,共2页Northern Literature
摘 要: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字面真值的偏离,其仅为一种修辞手法,而其缺乏对接收和信息处理机制的合理解释。近年来,对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并对隐喻的生成机制和理解过程做出了合理的解释。Raymond Gibbs和Markus Tendahl(2008)将这两种对隐喻研究的不同方法做出对比,并提出融合这两种视角的假设。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异同为研究视角,尝试性的得出其互补性的结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