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式改进我国艾滋病防治绩效评价体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宗富[1] 张朝[1]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出  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同性恋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模型的构建"(12YJC190038)的相关研究成果

摘  要:该研究基于CIPP理论,参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监督"艾滋病承诺宣言的落实":核心指标构建指南》,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可推广性评价七个部分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的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增加年度总人群感染HIV的比例指标、"两降一升"及防歧视指标、相关的经济学指标为核心指标;增加人才队伍建设、督导与评估培训机制指标,第三方评价指标,获奖及满意度指标为附加指标;调整附加指标F6、F7为核心指标;修改H1、H8、F1、F2等部分指标内容。

关 键 词:CIPP模式 艾滋病 评价体系 

分 类 号:R512.9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