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祭祀的“因革损益”观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衍华[1] 

机构地区:[1]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河南平顶山467000

出  处:《殷都学刊》2014年第1期107-110,共4页Yindu Journal

基  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孔庙祭祀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11CLSJ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孔庙祭祀是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历代贤哲的释典活动,它经历孔子后裔、鲁都曲阜到天下国家通祭的过程,成为隋唐时期以后传统社会的"国之大典"。在不同时期,虽然孔庙祭祀的时间、程序、服饰和乐舞等仪式不尽相同,但变化都遵循"因革损益"的原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探寻孔庙祭祀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内在规律,既有利于传承与弘扬此项遗产,也为当前探索其未来走向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孔庙 祭祀 改革 

分 类 号: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