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佃强[1]
机构地区:[1]临沂大学文学院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摘 要:1919年10月中国作家鲁迅发表了著名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个月后的11月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则给其父亲写了一封颇有影响的超级长信《致父亲》。前者以一个父亲的眼光设身处地传达了对孩子的关爱并对“好父亲”形象提出了一些设想与规约,而后者以一个儿子的视角感同身受地陈述了对父亲的抵触以及对“坏父亲”形象的某种表露与揭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经验与教训、主张与控诉、建构与拆解之间完成了对“怎样做一个好父亲”这一复杂命题的回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