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佃强

作品数:1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官场小说现代性焦虑抗战小说历史文化中国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学刊》《电影评介》《滁州学院学报》《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新世纪的抗战小说被引量:1
《理论学刊》2014年第4期123-127,共5页赵佃强 
新世纪的抗战小说与20世纪的抗战小说相比,数目更加繁多,描写视角更加扩展,涉及的问题更加深入,在战争反思、人性书写、民间话语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也在借鉴世界经典战争小说的同时不断确立自我的独特性。笔者以为,抗战小说要想取得更大...
关键词:新世纪 抗战小说 战争反思 人性书写 民间话语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与卡夫卡《致父亲》互读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赵佃强 
1919年10月中国作家鲁迅发表了著名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个月后的11月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则给其父亲写了一封颇有影响的超级长信《致父亲》。前者以一个父亲的眼光设身处地传达了对孩子的关爱并对“好父亲”形象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卡夫卡 父亲 鲁迅 中国作家 异曲同工 奥地利 形象 杂文 
“红色经典”的精神品格与育人功能被引量:7
《临沂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赵佃强 
"红色经典"的命名在质疑声中以其惯例性与规约性日益取得合法性地位。其历史意识、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牺牲奉献精神等质素聚合而成的"红色"精神品格在当下时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理应引起教育者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红色经典 精神品格 育人功能 
论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类型”意识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56-60,122,共5页赵佃强 
当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尽管非常繁荣,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不够理想。文学史的书写可以分为"教材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它们之间有共同性,但在意识形态性、文学史观、书写目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应该充分重视尊重这种差异以形成互...
关键词: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 教科书 研究著述 类型 
作为文学教育家的田仲济先生
《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1期10-15,共6页赵佃强 
现代学术史上,田仲济不仅是著名的现代文学史家、杂文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强调文学教师的角色意识、重视学生价值观教育、倡导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等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值得中...
关键词:田仲济 教育思想 教学艺术 
阎真《沧浪之水》解读
《长城》2009年第12期22-23,共2页赵佃强 
阎真的《沧浪之水》自2001年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发行了30多万册,被30多家晚报连载,并连续获得《当代》杂志"文学拉力赛"总决赛冠军奖、《小说选刊》杂志社"仰韶杯"
关键词:池大为 《沧浪之水》 
当下小说中的底层关注与苦难叙述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年第6期178-179,共2页赵佃强 
近几年来当代小说开始对苦难进行了较大的关注,苦难叙述成为创作的内容和技巧。所谓的"底层文学"是苦难描述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表现为生存苦难与心灵苦难的描述与展示。深刻体现了文学对现实的关注与表现,增加了...
关键词:底层文学 生存苦难 心灵苦难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英语渗透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25-128,共4页赵佃强 
重新思考和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积极改革更新其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对一名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高校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表达能力是汉语言文学的根本,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二是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能...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课程 英语 表达能力 《文学解读和论文写作:指南与范例》 
“成为你自己”——读《北方的河》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4期140-142,共3页赵佃强 
在这样一个主体不断被解构所谓"人死了"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一切都仿佛处在未定和待定的时期,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选择具有多种可能而又难于选择的现实中,我们的内心被多种欲望所充斥,我们的大脑被多种论调所左右,我们常常变得心...
关键词:悲剧精神 多元选择 张承志 自我主体 被解 活着 病态人格 头脑简单 我是我 自恋 
“向死而生”的人性诉求与表达——观电影《深海长眠》有感
《电影评介》2007年第17期37-38,共2页赵佃强 
西班牙导演亚利桑德罗·阿曼巴执导的电影《深海长眠》通过主人公雷蒙·桑佩德罗因瘫痪在床三十年而争取安乐死的故事,严肃探讨了关于生命和死亡这样一个沉重而具有哲理性的命题。影片弘扬了一种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心...
关键词:生命 死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