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机制探析——基于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苗[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81

出  处:《学术交流》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下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10CZX05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内,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并不是两种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二者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矛盾运动中,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转化和生成。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双向互动是探寻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转化机制的基础。在众多的非日常思维类型中,科学、艺术、哲学等非日常思维代表着人类理性和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思维的整体跃迁。因此,探索以科学、艺术、哲学等为代表的非日常思维向日常思维的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日常生活 日常思维 非日常思维 

分 类 号:B089[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