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扬[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89-96,共8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后香港群体性事件与港府对策研究(1945~1967)"(项目号12CZS033)的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人文基金项目"香港问题与战后中国政局演变研究(1945~1950)"(项目号LSRWG1023)资助
摘 要:1945年至1949年是战后香港社会动荡拉开帷幕之际。在此期间发生的代表性群体性事件有1945年"屏山征地事件"、1946年"屈士文事件"和"王水祥事件"以及1948年"九龙城寨事件"。这4起事件中,两起因征地矛盾引发,两起由警民冲突造成。深层的背景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地位提升,政府积极应对涉港事务。港人民族情感高涨,与港府发生纠葛时,往往以"祖国政府"为其后援争取利权。针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有识之士曾提议港府纾解种族矛盾,善待华人居民,却不了了之。港府亦曾考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终因各种复杂原因而搁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