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拜伦化的普希金”:俄国比较文学中的国际政治学考量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精华[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148-161,共14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  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初俄罗斯思想史"(项目号11JJDGJW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比较文学在俄国,不仅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有其研究立足点。这种情形在对普希金创作的研究实践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民族诗人,他稍后于拜伦在浪漫主义之最基本和最典型的文体——叙事长诗之创作卓有贡献,既有效颠覆了统治俄国文坛一个世纪之久的庄严颂诗体,又自如表达对俄国正统价值观的怀疑。然而,面对普希金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故事主人公和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安排、叙述过程及省略等方面,和拜伦创作多有相似之尴尬,一向为俄罗斯民族主义所浸染的俄国知识界,开始是说普希金如何创造性学习拜伦,普希金去世后批评界变化为普希金创作如何具有独创性,半个多世纪以后说普希金是如何避免拜伦的影响。原本答案明了的文学现象,变成了日趋复杂的学术话题,至今仍在延续,根源于俄国比较文学——要揭示俄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影响。在人文学术研究中渗透有国际政治学的考量,导致在对普希金的认知上,既有效阐释出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民族诗人之意义,又限制了普希金真正成为全球性的诗人。

关 键 词:普希金 拜伦 叙事长诗 文学批评 人文学术中的国际政治学 

分 类 号:I37[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