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文华[1]
机构地区:[1]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出 处:《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3-67,共5页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专项课题(lnxwb12084)
摘 要:本文作者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进行了简要分析。先从小说的写实性入手,简要说明了小说创作和作者自身经历间的联系。还探讨了小说中主人公语言的使用习惯及其所隐含的"垮掉的一代"的意识形态。此外,还把书中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与消费主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追溯了消费主义世界观在当时的表现和影响。在本文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供读者在阅读中思考,以此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文化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