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红光[1]
出 处:《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19-124,共6页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12年度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技法研究"(编号:2012M510507)阶段性成果;2013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3YJCZH223)阶段性成果;2013年度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编号:XHQ13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后期一部重要的室内乐作品,《幻影》不仅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创作流派所产生的音乐风格与技术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且从其异质多元的结构布局、"十二音调性序列"的隐蔽处理以及和声技术对隐蔽调性的开掘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后可得出:调性结构在全曲中具有核心主导作用。概言之,正是这一调性结构思维在回溯过去、指向未来的历时性技术实践,才使得《幻影》作品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过去与当下、观念与技术兼长并美的综合化创作特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