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光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思维研究民族音乐元素中国电影音乐音响音画关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界》《电影文学》《中国音乐》《音乐创作》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试析新世纪中国电影音乐新音响创作特征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15年第4期177-180,共4页杨红光 
2013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3YJCZH223);2013年度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项目编号:XHQ1306)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音乐作曲家尝试将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术与本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交相融合,形成了新音响的创作理念并付诸实践。电影音乐新音响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滥觞与发展、90年代的一枝独秀,步入新世纪后呈现出渐趋精深的创作态势...
关键词:新世纪 新音响 近现代作曲技法 民族音乐元素 音画关系 
约翰·科里利亚诺现代声乐作品 《前奏曲:铃鼓先生》调性结构思维研究
《音乐创作》2014年第6期182-184,共3页杨红光 
2013年度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编号:XHQ1306);2012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技法研究"(编号:2012M510507);2013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3YJCZH223)的阶段性成果
《前奏曲:铃鼓先生》是美国作曲家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后期重要的室内乐作品——声乐套曲《铃鼓先生:鲍勃·迪伦的七首诗》(2000年)中的第一首,这首作品呈现出现代音响包裹下深具传统精神内蕴核心的调性结构思维的创作特征。科里利亚...
关键词:约翰·科里利亚诺 《前奏曲 铃鼓先生》 调性结构 
约翰·科里利亚诺室内乐《幻影》调性结构思维研究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19-124,共6页杨红光 
2012年度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技法研究"(编号:2012M510507)阶段性成果;2013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编号:13YJCZH223)阶段性成果;2013年度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编号:XHQ1306)阶段性成果
作为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后期一部重要的室内乐作品,《幻影》不仅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创作流派所产生的音乐风格与技术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且从其异质多元的结构布局、"十二音调性序列"的隐蔽处理以及和声技术对隐蔽调性的开掘等方面进...
关键词:约翰·科里利亚诺 《幻影》 异质多元 “十二音调性序列” 调性结构 
与苦难的亲历者千里同行——评电影《一九四二》的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2014年第1期210-214,共5页杨红光 
2012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技法研究>;2013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对新音响的探索与实践>(13YJCZH22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当代音乐概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技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BW0227与2012M510507)
在影片《一九四二》的音乐中,作曲家以亲历者的视角审视民族历史,并立足具有方言声韵腔调特点所形成的核心三音列,分别为剧中人物老东家、星星、花枝和妮儿创作了父亲、女儿与母亲主题音乐。可以说,正是借助于对哭泣声腔的音响模拟与强...
关键词:《一九四二》 主题音乐 技术本体 亲历者视角 
陆沉
《音乐创作》2012年第7期52-58,共7页杨红光 
梦殇——献给教师的歌
《音乐创作》2012年第10期94-99,共6页李彩霞(词) 杨红光(曲) 
《静静的艾敏河》中“劝奶歌”的艺术实现及美学思考被引量:2
《新闻界》2012年第4期12-14,22,共4页李彩霞 杨红光 
宁波大学人才工程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电影音乐创作技法研究”(项目号007-c00482114300)的阶段性成果
《静静的艾敏河》中"劝奶歌"起到了情节转捩和情感升华作用,所承载的叙事功能及美学内涵为民族影视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静静的艾敏河 劝奶歌 电视剧音乐 
金鸡奖获奖影片系列——论九十年代时政电影的主流意识
《电影文学》2011年第23期10-12,共3页杨红光 
中国电影金鸡奖于1981年创立,是与华表奖(政府奖)、百花奖(大众奖)三足鼎立的专家奖。90年代后,由于政策和经济的大力扶持,时政电影进入全盛时期,显现出努力建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特性,并在金鸡奖评选中屡获青睐。
关键词:金鸡奖获奖影片 时政电影 主流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