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本雅明、阿多诺在1980年代  被引量:5

The Cultural Theories of Frankfurt School in Marxism Context ——Benjamin,Adorno in 1980s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士聪[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

出  处:《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9-13,共5页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11&ZD0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07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SM201210028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1980年代的本雅明借道马克思主义的伊格尔顿出现于本土学界话语场,而阿多诺则相对处于沉默之中,其复杂意味不同程度指向马克思主义语境的建构性。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视为本土文化研究的病理学,它既非当下所谓文化理论西马化的事实证明,也非文化研究脱离实践、自我去势的理论根源。Benjamin came into Chinese Academic through Eagleton verified as a Marxist in 1980s while Adorno being comparably silent, which means to some extend that Marxism context constructed the Marxist figure of the two foreigner theorist. The pathology of cultural study of adoption of Frankfurt School in China falsified not only the notion of Westerniz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ies, but the tendency to separate from culture practice or self castration.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语境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 1980年代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