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马克洛夫海盆现代浮游有孔虫深度分布及其生态与氧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旋[1] 王汝建[2] 张海峰[3] 陶振铖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3]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

出  处:《科学通报》2014年第13期1230-1241,共12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8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211120173);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3-03-02)资助

摘  要: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并通过海冰覆盖程度体现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过去几十年的观察证明,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后退和变薄,对全球气候的反馈和影响已成为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重大课题.浮游有孔虫钙质壳作为远洋沉积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古海洋重建的重要工具,但北冰洋海区因材料所限研究程度很低.本次工作通过对中国第4次北极考察在北冰洋马克洛夫海盆(MakarovBasin)浮游拖网取得的现代有孔虫样品的分析,解释现代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所传达的生态信息,并建立主要属种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获得如下认识:(1)马克洛夫海盆〉150μm的浮游有孔虫组合以极地种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sinistral coiling)占绝对优势;(2)浮游有孔虫主要生活在水深50~100m的上部盐跃层中,其次是100—200m水层;(3)盐跃层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浮游有孔虫的绝对丰度和在水柱中的分布,盐跃层更暖的环境更有利于浮游有孔虫的发育;(4)在100~200m水深间隔,N.pachyderma(sin.)壳体较轻的δ18O值(2.11‰)应与海冰冻结时析出的轻同位素卤水有关,而水深50~100m处较重的δ18O值(1.68‰2.68‰,平均2.27‰)可能是受表层海冰融化形成的含较重氧同位素的低盐水影响.

关 键 词:北冰洋 马克洛夫海盆 浮游拖网 浮游有孔虫 氧碳同位素 

分 类 号:Q915[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