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学系,教授210023
出 处:《当代电影》2014年第6期106-109,共4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87-2009台湾电影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0BC029
摘 要:2000—2004年,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认同边界的模糊和消解既加剧了台湾民众身份认同的危机,也为台湾提供了重建本土身份的可能性。这一时期的台湾电影通过对青春、自然与地方感的强调,在银幕上初步建构了一个崭新的台湾形象。该时期的台湾电影也为短短几年之后台湾电影的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