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殊妙[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生活》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Music Life
摘 要: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创作出了除了歌剧之外当时流行的一切体裁。其中六套《帕蒂塔》(BWV825-BWV830)则是他组曲创作中的杰作。这六套作品是巴赫最成熟的作品之一,与他之前创作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相比,《帕蒂塔》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的美学结构,大胆吸取外国音乐风格,虽然依旧是采用多个体裁组合的形式,但每个体裁性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帕蒂塔这一体裁最初在意大利出现,18世纪后又在德国迅猛发展,其中巴赫创作的这六套《帕蒂塔》为这一体裁发展的最高点,因此这六套《帕蒂塔》的创作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而国内关于这一体裁的研究和教学都甚少。笔者在本文的中心便是着重分析J.S.巴赫的第一套B大调帕蒂塔,并通过这部作品来窥探大师《帕蒂塔》的创作特点,同时希望这些手法可以得到传承与运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