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J.S.巴赫《帕蒂塔》的创作特点——以BWV825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殊妙[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生活》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Music Life

摘  要:巴赫作为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创作出了除了歌剧之外当时流行的一切体裁。其中六套《帕蒂塔》(BWV825-BWV830)则是他组曲创作中的杰作。这六套作品是巴赫最成熟的作品之一,与他之前创作的《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相比,《帕蒂塔》的创作突破了传统的美学结构,大胆吸取外国音乐风格,虽然依旧是采用多个体裁组合的形式,但每个体裁性质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帕蒂塔这一体裁最初在意大利出现,18世纪后又在德国迅猛发展,其中巴赫创作的这六套《帕蒂塔》为这一体裁发展的最高点,因此这六套《帕蒂塔》的创作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而国内关于这一体裁的研究和教学都甚少。笔者在本文的中心便是着重分析J.S.巴赫的第一套B大调帕蒂塔,并通过这部作品来窥探大师《帕蒂塔》的创作特点,同时希望这些手法可以得到传承与运用。

关 键 词:J.S.巴赫 帕蒂塔 组曲 舞曲 创作特点 

分 类 号:J6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