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4年第5期371-373,共3页Health Horizon:Medical Science Fascicule
摘 要:目的①研究个体化手术措施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②研究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应用大骨瓣开颅显微手术,微骨窗显微外科手术,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共1653例,本组患者中,大骨瓣开颅显微手术629例,微骨窗显微外科手术248例,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776例。完成术后近1个月和远6个月的随访,对比疗效研究。结果大骨瓣开颅显微手术组优良204例(32.43%),重残277例(44.05%),死亡148例(23.52%)。微骨窗显微外科手术组优良130例(52.42%),重残76例(30.64%),死亡42例(16.94%)。定向微创穿刺引流术向钻孔引流术组优良309例(39.83%),重残306例(39.43%),死亡161例(20.74%)。结论①这三种手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手术方式,采取个性化手术策略优良率明显提高,降低了重残率及死亡率。②三组病人高峰年龄段为51-60岁,男:女为61:39。③入院时基础血压、术前血压、脑疝、血肿量位置等均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④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凝的药物会增加患者再出血发生率。通过本组我们认为服用阿司匹林病例,手术以选择准确定位穿刺抽吸血肿引流为最佳。⑤发病后7小时左右手术的病人生存率较高。是本组病人最佳手术时机。⑥本组主要死亡原因多数为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缺血性脑梗塞、心脏疾患等。后期死亡原因长期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衰竭。
关 键 词:脑出血 高血压性 显微手术 定向吸引 微骨窗入路
分 类 号:R743.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