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横沥社区中老年居民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立新 郭海科[2] 罗中伶 刘辉焜 朱国平 香淦媚 孟倩丽[2] 崔颖[2] 张敏[3] 刘清洋[3]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眼科,523460 [2]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 [3]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眼科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10期195-19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东莞市社区居民盲和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A2011719)

摘  要:目的调查东莞市横沥镇4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和致盲原因;方法以人群为基数,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对45岁及以上并在当地居住10年以上户籍人口进行抽样调查;由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专家抽取6个社区共5223人,以三大村和三小村为标准,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并保证质量的重复性试验。根据盲和低视力的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调查其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按流程检查明确主要致盲眼病;各检测数据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检录的共5223人中,实际受检人数为4588人,受检率为87.84%。按照2003年WHO日常生活视力损伤标准:盲的患病率为0.96%,低视力的患病率为11.51%;按照1973年WHO最佳矫正视力损伤标准:盲的患病率为0.44%,低视力的患病率为4.27%。无论是日常生活视力损伤标准,还是最佳矫正视力损伤标准,盲和低视的患病率都随年龄明显上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常生活视力盲χ2=87.95、低视力χ2=507.02,最佳矫正视力盲χ2=72.82、低视力χ2=378.82;均P<0.001)。按日常生活视力损伤标准: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要病因是白内障,其次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视网膜病变、翼状胬肉和青光眼。65岁以上人群是防盲治盲的重点人群。男性和女性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市横沥镇中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疾病在高龄患者中,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视网膜病变、翼状胬肉和青光眼是主要原因。应及时建立慢病健康档案,定期检查,早期预防和干预。

关 键 词: 视力  中年人 老年人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分 类 号:R77[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