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锐[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神州》2013年第27期9-11,共3页
摘 要:摘要:圣波纳文图拉发扬奥古斯丁的光照论,将上帝作为“众光之父(雅1:17)”看待,并试图对上帝之光进行分析演绎,总结圣经之光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作为拯救之真理的圣经之光被划分为四层:字面意义、隐喻意义、伦理意义、神秘意义。每层意义对照一条神学教义。波氏的这种光照论明显成为但丁诗歌之中的指导思想,尤其是《神曲》。这种影响即诗人的冲动必然是先验的,且最终诗歌需与诸种知识一起回归作为终极知识的上帝。因此,但丁的诗歌总是充满了浓厚的末世情结与伦理批判倾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