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嘉雯[1] 王强修[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科,济南250021

出  处:《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3期147-14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SPT)由Franz于1959年首次报道,并将其命名为胰腺乳头状瘤(又称Franz瘤),此后SPT曾被冠以多种名称,如胰腺囊实性肿瘤、乳头状囊腺瘤、实性囊性乳头状瘤、乳头状囊性肿瘤、实性乳头状上皮瘤和乳头状囊性上皮瘤等,直到1996年WHO才将其正式命名为胰腺SPT,并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胰腺SPT在临床上较罕见,约占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 ~2%,好发于胰腺体尾部,多见于中青年女性[1].与胰腺其他常见肿瘤相比,胰腺SPT的预后良好,超过95%的患者可完整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6.6%,术后局部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者再次行手术治疗也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和预后[1-2].腹痛、恶心、呕吐及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常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确诊需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然而胰腺SPT在组织形态学上极易与胰腺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ACC)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等相混淆,多需借助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加以鉴别.近年来,有关胰腺SPT的分子标记物研究及其应用取得了一些进展(表1),为此本文作简要综述,以期为胰腺SP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肿瘤分子标记物 囊性乳头状瘤 carcinoma 乳头状上皮瘤 术后局部复发 胰腺囊实性肿瘤 胰腺外分泌肿瘤 

分 类 号:R735.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